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和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5-14录入员:

各系(室):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和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和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遴选推荐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推荐要求

(一)推荐课程范围。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二)推荐课程类型。分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五类。

(三)课程申报主体。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我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没有师德师风问题,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申报1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均由其所在学院党委或相当级别党组织出具政治审查意见。

(四)课程基本要求。申报课程须于 2021  1 31 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且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质要求。此前参加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再次申报。在 2020 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

(五)运行共享要求。推荐课程入选后须承诺按照各类课程要求开放共享或持续建设不少于 5年,并按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提供年度运行数据,接受监督和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前应完成与江苏省级虚拟仿真共享平台的对接,并有共享应用数据支撑。 

二、申报推荐限额

省教育厅计划遴选认定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00门左右,其中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50门,线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0门。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数量可根据各类课程申报数量和质量适当调整,并从中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可推荐限额如下:

(一)线上课程13门。优先推荐2016-2017年、2018-2019 年省级立项建设的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详见苏教高函[2017]13 号、苏教高函[2019]23 号)。

(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8门。

(三)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课程30门。三类课程比例原则上按照 4:5:1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社会实践课程原则上不少于2门。

三、申报推荐原则

(一)质量为本。进一步优化一流课程结构,鼓励围绕重点领域申报满足人才培养迫切需求的课程,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严格遴选标准,重点考查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确保认定课程经得住检验。

(二)分类推荐。线上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应突出优质、开放、共享等特征,并配套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强调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并具有一定示范辐射作用。

(三)注重实效。注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关注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以及使用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取得的学习成效。

(四)广泛参与。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一流课程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区域、行业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教学方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四、申报推荐程序

(一)514-524日,各课程团队准备申报材料报学院,学院组织审核、政治审查并遴选推荐。课程团队认真准备申报书(包含申报书要求的所有附件材料清单)、说课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等完整申报材料一式一份,由学院填写汇总表后统一提交。

(二)525-531日,学校汇总、初审、组织评审遴选并公示5天。

(三)61-610日,获推荐的课程团队进一步修改完善,并登录系统完成在线填报。

(四)611-615日,网上填报后,系统打印每门课程的申报书3份、附件材料1份,加盖学校公章后报省教育厅。

五、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遴选推荐工作,根据通知要求,按照规范过程、扶强扶特、好中选优、统筹兼顾、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相关组织工作。各学院对拟推荐课程加强审核,申报课程团队成员没有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5年内未出现重大教学事故,课程内容不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

(二)材料报送。请各学院于2021年5日24日前将申报书汇总表等纸质材料交至啬园校区教务处6-121视频等大容量电子材料请用移动存储介质存储报送。申报书中凡涉及教务处及学校盖章的,校内申报阶段均由学院盖章代替。申报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下课程如有疑问,请联系袁莺楹,电话:85012071;申报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如有疑问,请联系潘虹,电话:85012072

六、认定后管理

(一)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后,从认定结果公布之日起,按照各类课程要求开放共享或持续建设不少于5年,并按时向省教育厅提供年度运行数据,接受监督和管理。

(二)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专项汇报等方式,对已认定课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享及持续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长效动态管理。对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

教务处

皇冠买足球的官网教学办公室

2021514


Baidu
sogou